八千里路 “援”“润”结合结硕果
——辽宁文化润疆工作综述辽宁援疆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依托辽宁文化强省优势,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围绕“润人心促发展”,通过多形式的“援”、多角度的“润”,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交往交流等方面成效凸显。
校园文化润心田
2022年6月,辽宁援疆前方指挥部与援疆团队共同策划“八千里路英雄情”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以“大思政课”为平台,以红色文化“润”内涵,以民族团结“润”情感,深挖辽疆两地爱国英雄模范故事,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魏德友为切入点,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现场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同时,在辽宁高职教育援疆团队的牵线搭桥下,塔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与辽宁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辽宁高职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锦州师专和塔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书信的形式云端相见,开展“情深不辞天山远,辽塔心连寄霓裳——辽塔师生云线启动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国色芳华’文化润疆中华传统服饰赠送仪式”。
此外,两地还开展“云线青春心手连 文化润疆辽塔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礼悦油画之城 仪美塔职风采”首届塔职大学生礼仪队展示等系列大型活动。同时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援疆教师与26名学生结对认亲。
辽宁高职教育援疆团队领队、塔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修佳说:“今后,我们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持续开展各种活动,旨在把文化润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多年来,辽宁援疆深刻领悟“文化润疆”的要义,通过持续不断地走、访、结、联、帮,真正把“润”的功效体现在增进各民族团结上,把“润”的功夫下在增进与各族干部群众的情感上。组织开展各类活动500余场次,援疆干部人才结亲1000余户,累计走访当地各族干部群众15余万人次,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润疆变“输血”为“造血”
2022年,裕民县抓住219国道区位优势和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契机,通过引入援疆资金和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在哈拉布拉乡北哈拉布拉村打造锦裕“五味里”民俗商业美食街,并于当年6月投入使用。
“我们将民俗文化传统游戏、中华传统竞技文化、援疆省市历史文化、本土旅游文化、党史学习教育等元素融入其中,建立体验区,设定裕民特色产品展销点,使游客在享受美食娱乐体验的同时,了解和购买当地的特色产品。”哈拉布拉乡党委书记王雅军说,在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大家休闲之时有场地可去。
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润疆”之风拂遍塔城大地。近年来,辽宁援疆干部把文化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文化润疆”。
特别是今年,辽宁地方戏在塔城轮番上演,辽宁省音乐舞蹈艺术团的戏曲杂技、辽宁省歌舞团的儿童杂技剧、辽宁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最后的卡伦》……一场场精彩的艺术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把辽宁优秀文化“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让塔城优秀地域文化“走出去”。在盘锦援疆工作队的协调下,2022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江格尔艺术团赴辽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辽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眼下,辽宁援疆干部考虑的是,文化润疆如何变“输血”为自我“造血”。塔城将以爱国戍边、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为依托,统筹推进边境旅游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红色旅游、边境旅游、自驾旅游等新业态,特别是围绕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游和以山花为媒的特色旅游,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引领力的产品。届时油画塔城将吸引更多游客为之奔赴。
□辽塔两地共同举办“八千里路英雄情”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
□2023年,辽宁芭蕾舞团到塔城演出。
□辽宁儿童杂技剧《白雪公主》在塔城上演。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李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