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 拓宽富民发展路
——辽宁就业援疆工作综述就业是民生之本,辽宁援疆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就业,累计培训约13.6万人次、安置就业5万余人次,让“一地两师”各族群众充分就业,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以产业带动就业,53个园区(基地)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就业10万余人次。同时,举办线上线下人才招聘会,有效促进辽疆间的人才交流合作。
专场招聘带动就业
6月12日,自治区2023年区域合作专场招聘会启动仪式暨辽宁省“一地两师就业援助”招聘活动在乌苏市举行。来自辽宁、新疆的327家企业,提供4590个就业岗位,岗位涵盖石油化工、纺织、机械制造、市场营销、餐饮、旅游等领域,吸引了周边区域诸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前来应聘,有效推进了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对接。
乌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党组书记田坚强说:“此次活动,得到了辽宁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为区域合作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化了就业援疆服务,促进了区域人力资源交流共享。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区域协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各类企业和求职人员做好服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6月13日,辽宁省“一地两师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在塔城职业技术学院紧锣密鼓的举行。来自辽宁、新疆的20多家企业,提供了涵盖纺织、市场营销、餐饮、旅游等领域的2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千余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在招聘企业展台前,求职者纷纷驻足阅读招工简章,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岗位信息。
“我希望通过这次招聘活动,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用自己的所学助力企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塔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吉别克·哈尔汉说。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由辽宁省人社厅主办,塔城地区人社局和塔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区域合作专场招聘会,促进辽宁和新疆之间的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加快稳岗促就业政策落实,为新疆高校毕业生提供线上线下就业岗位和就业指导,探索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合作共赢转化,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蔡民说:“此次活动辽宁省人社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筛选了20家企业、226个就业岗位,旨在帮助新疆的高校毕业生到辽宁去就业。我们走进塔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进校园专场招聘。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援疆工作,给新疆籍的毕业生提供线上线下的就业岗位,希望更多的毕业生能到辽宁实现高质量就业。”
精诚协作促进就业
同时,为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协调和对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塔城地区行署有关负责人组成。三方分别确定援疆(受援)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指导受援地区和支援地区人社部门签订具体的支援工作协议书。定期召开援疆工作沟通协调会,必要时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援助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会议由辽宁省和新疆双方轮流主办。
“十四五”期间,辽宁省人社厅每年选派10名省(市)两级业务骨干赴塔城出席文化交流活动,并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交流指导,深化双方人社干部交往交流交融,结合人社工作业务体系建设、制度改革、经办服务等开展交流指导。
辽宁省人社厅每年接收20名塔城地县两级人社系统业务骨干、就业创业能手、职业技能师资等,在辽组织开展为期10天的人社业务、职业技能师资培训、就业创业活动等专项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辽宁省人社厅的带动效应,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
地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马清泉说:“有了辽宁省人社厅人力、智力、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必将促进地区就业工作打开新思路,开创新局面,为更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机遇和便利。”
另外,今年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在塔城、乌苏两地投资建厂,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援疆主战场,实现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精准施肥,已投入建成5000平方米装配车间和试飞基地,累计提供单旋翼植保无人机超300架,培训飞手200余名,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
下一步,辽宁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对接交流平台,推动了跨省、跨兵地公共就业服务合作升级,为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优化就业援疆服务,促进辽宁和新疆“一地两师”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治区2023年区域合作专场招聘会启动仪式暨辽宁省“一地两师就业援助”招聘活动现场。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在塔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招聘会现场。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李春来】